【制造业】第七期:E经济学:封闭经济模型

Day 1,421, 21:02 Published in China China by Flanker Sukhoi27
基本假设:
1 封闭经济体
2 人口保持稳定

2个基本事实
基本事实1:所有cc的产生均源自鸡吃货。传说上古时代央行可以1:200发货币,但是目前汇率下估计不会再有央行出来印钞票了。
基本事实2:绝大多数cc的消失于建厂。EREP的cc与现实货币一样有流通手段、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等等,但在E世界中,cc的消失只有建厂一种可能(感谢saintdiablo提醒,还有抢RW和机票可以把cc还给鸡)。任何玩家间的交易只是cc的转移,并不影响cc存量的减少。

几个结论
结论1:原材料供给缺乏价格弹性。鉴于目前版本的经济系统设置,原料厂是一种几乎没有任何运营成本的工厂(经济成本10体力支出,机会成本多开一枪),因此只要原料价格高于0.01,原料生产就依然有利可图,原料厂主就不会亏损,因而会不停的生产原料。价格下跌只要在0.01以上,原料生产不会减少;价格上涨,因造厂需要固定资产投资需要资金,不可能大量扩产,原材料供给不会增加。因此,短期内原料厂供给缺乏价格弹性。长期来看,因为现有经济体制缺乏其他产品,也缺乏具有广泛操作性的盈利工具,建原料厂难以被替代。因此,长期内原料供给也缺乏价格弹性。

结论2:加工厂自耕供给缺乏价格弹性。原因同上,虽然加工厂很贵,收益率低,但是只要建了就赚钱,短期缺乏弹性。Q5厂虽然收益率低,但可以招工,且作为一种身份象征,是E世界,尤其是EC大部分玩家追求的终端工厂,长期缺乏价格弹性。

结论3:工资具有价格弹性,但劳动力供给缺乏价格弹性。工资是笔者认为E经济中唯一有弹性的东西,原因在于招工厂是游戏中唯一可能亏损的厂子。因此招工厂老板会根据原料价格、坦克面包的终端售价来确定工资。虽然招工市场是竞价市场,但是为了确保一定利润与足够收益,工资会伴随原料价格与终端售价变化而变化。(目前来看,招工收入30CNY以下很少有老板愿意开工,而招工收入达到50CNY以上则会吸引很多老板加入一日工市场竞价,招工市场收入比较稳定)。
但是工资的弹性不代表招工市场具有价格弹性。因为E世界中,招工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是缺乏弹性的。打工是游戏中最赚钱的一项工作了,10点体力支出换取130-200CNY的工资,而每天能且只能工作一次。因此不会有打工者因为今天工资从200降到130而拒绝打工。招工市场劳动力供给缺乏价格弹性。

结论4:招工市场绝大多数工厂为加工厂而非原料厂。原因比较简单,在目前的物价情况下Q5原料厂收入非常低,造成造工基本没有利润,难以和加工厂老板进行竞价。因此,虽然有原料厂出现在一日工市场,但非常非常少。招工市场上绝大多数工厂为加工厂而非原料厂。

结论5:面包坦克供给没有弹性。基于劳动力供给缺乏价格弹性、加工厂自耕缺乏弹性、招工市场基本为加工厂而非原料厂的基本事实可以得出面包坦克供给没有弹性。

结论6:原料的需求缺乏弹性。同样基于2、3、4,可以得出玩家内部消耗的原料需求缺乏弹性。

探讨:鸡吃原料吗?

几乎所有人都说鸡不吃原料。
在封闭经济模型下,玩家对于原料的需求没有弹性的前提下,原料市场只存在3个可能:供大于求、供小于求、供需平衡。
供大于求:那么在供需均缺乏弹性的前提下,唯一的可能性是市场订单无限积累,自耕农为了清仓竞相压价,但这不能改变市场订单无限积累的事实。
供小于求:原料价格一路上升,直到上涨到某一点使得招工市场几乎无利可图达到供需有弹性时为止。
供需平衡:这只是个传说。

那么鸡吃原料吗?
就目前来看,市场订单并没有增多(价格分歧时订单页数达到40-50页,昨日清晨订单数不到20页),也没有出现原材料价格上涨情形。那么除非出现两种情形:
1、鸡不吃原料前提下的供需平衡
2、鸡吃原料
鉴于订单页数是市场库存原料总额的一个弱代理变量,用此统计也许会出现误差,且市场上也没有明显证据证明鸡出原料(也没有证据证明不吃),但笔者仍认为在封闭经济模型下,鸡是吃原料的。

开放模型下的经济运行与结论会在未来给出。


将制造业留在大城市!

过刊:
【制造业】创刊号:工厂设备投资经济效益分析
【制造业】第二期:Q5工厂招工收益及资源敏感性分析
【制造业】第三期:Toolbox的使用方法
【制造业】第四期:走私指南
【制造业】第五期:Q2、Q4原料厂收入的价格敏感性
【制造业】第六期:不同商品价格下Q5工厂的收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