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際優良刊物介紹

Day 2,005, 09:30 Published in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by EROC MOE



各位國民大家好,這裡是e教育部長JD~0w0/

能在本屆為大家服務,本人感到十分有幸,因此也很期盼在自己帶領下的教育部能帶給eROC新的氣象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大事,歷史上能留下鉅作、培育出偉人的國家或年代,往往都是非常重視教育的

因此今天要帶給大家的是個人花了一些時間整理的優良刊物推薦

由於我的父母都是很愛看書的人,小時候當書多到沒地方放就開始往我房間堆

所以我的房間總是滿滿的書山,每當我不想念書想找些事做來偷懶時,就會開始看書XD

看書是件好事,除了增長知識以外,我覺得對於人格的養成、思考的培訓以及理性和感性的開發平衡都能有顯著的影響。



宋人黃庭堅曾言:「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則語言無味。」

難怪我最近照鏡子都覺得自己快要面目全非了Orz

書看多了才能理性,因為接受了道理;書看多了才會感性,因為經歷了感動

看書說到底也只是一種行為、一種習慣、或者一種生活

所以回到原點,我相信看書的人會找到優勢,能開拓視野、豐盛生命

由於書的種類太多了,一時舉列不完,所以今天首先要介紹給大家的是刊物的部份

有閱讀刊物習慣的朋友都知道,期刊書報能未我們帶來許多新穎而重要的資訊

隨著刊物漸多、年紀漸長,自己涉略過的也漸廣

以下是我自己覺得十分優秀而值得一讀的刊物,各樣種類都有

僅提供給各位做參考🙂








《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







科學人雜誌正體中文官方網站
http://sa.ylib.com/

科學人雜誌英文官方網站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


簡介:

Scientific American創刊於1845年,是全球科普雜誌的第一品牌。全球已有多個語版,是最常被全球媒體、重要報告引用的科學雜誌, 也是公認最能掌握全球科學發展趨勢的科普雜誌。遠流於2002年出版中文版《科學人》,年年榮獲雜誌出版最高榮譽金鼎獎的肯定。《科學人》是一扇看向世界科學頂峰的窗,一個科學與人文對話的平台,更是一份菁英階層必讀的科普雜誌。

《科學人》在2005年12月時每個月約有555,000份美國國內發行量,以及90,000份的國際發行量。雖然被認為是高水準的期刊,但這本雜誌並不採用類似《自然》雜誌同行評審的方式審查稿件,而是提供一個論壇來呈現科學理論和科學新發現。

《科學人》雜誌內容涵蓋多元面向,串聯生物學、宇宙學、醫學、物理學、神經科學、環境科學等,報導全球最新的科學、技術發展及產 業趨勢。除了原Scientific American文章精確編譯外,台灣延伸企劃採訪篇章更佔 40%以上,藉由淺顯易懂的編輯呈現方式,帶給產業 精英、知識家庭、高中及大專院校師生最具未來性的知識力。 閱讀《科學人》讓您輕鬆掌握科學趨勢,預見全球變革。


推荐原因與心得:

我第一次接觸科學人雜誌是在我國中的時候,因為要做生物科展而跑去圖書館找老師推薦的刊物。《科學人》在一開始就讓我留下了衝擊性的印象,從多樣的自然科學議題到新穎的研究發現,內容萬象包羅、圖文並茂,連身為區區一個國中生的我都能感受到編輯群對這個宇宙強烈的求知慾望,令我翻了一本又一本,然後整個下午都忘了要找科展要做的資料了(死。

高中時因為學校提供了訂閱《科學人》的服務,因緣際會我又與之相遇了。那時我還和IK還有其他人一起合訂,訂一本兩三個人輪著看對窮學生來講很划算這樣XD《科學人》提供了我宏觀的自然科學視野,從探索宇宙到分析微小粒子的過程中,能隨著編者專業的筆調和豐富多彩的圖片進入一個對於求知無盡無窮的世界。《科學人》充實了我這方面很多的知識,奠定了我往後自然學科的基礎,如果你也對自然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科學人》絕對是你獲取新知、精進學習的首選。


延伸資訊:

《科學美國人》往期資料(1993年—現在,付費閱覽)
http://www.sciamdigital.com/

科學人部落格
http://blog.ylib.com/sa

科學人電子報(Html版)訂閱
http://www.ylib.com/bookinfo/paper1.asp

註:開啟網頁後在欄位內輸入電子信箱即可訂閱,完全免費!






《天下雜誌》(CommonWealth Magazine)







天下雜誌中文官方網站
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英文官方網站
http://english.cw.com.tw/front.do?action=index


簡介:

《天下雜誌》是台灣第一份以財經為導向的綜合性雜誌,主要報導台灣經濟金融、企業經營、產業趨勢等新聞。報導內容以財經為經,社會環境、人文教育及環境保護為緯。

《天下雜誌》創立於1981年6月1日[1],正逢美國和中華民國斷交之時,當時擔任《華爾街日報》駐台灣記者的殷允芃,認為台灣需以經濟發展走出困境,因而與高希均、王力行共同創辦該雜誌[1],專營報導財經相關新聞;發展至今,其報導範圍已擴及一般民生、歷史與教育領域,並擁有3份子期刊。


推薦原因與心得:

前面說過因為爸媽的原因家裡有很多書,而其中我媽的書大約佔了全部的五分之四,其中又有約一半是屬於刊物類型,《天下雜誌》就是裡面最多的一種。母親是投資理財與風險管理顧問兼保險經紀人公司總經理,因此對於經融商業方面的資訊十分注意,從小受到耳濡目染讓我也必須學習這個區塊的知識,而《天下雜誌》提供了淺顯易懂卻也很重要的議題,透過人物訪談、專欄分析到研究統計,讓讀者能與時事結合、剖析社會,定期關注金融商業及教育文化等第一手的資訊,是身為現代台灣人非常需要的資訊來源。


延伸資訊: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
http://www.cwbook.com.tw/

親子天下雜誌
http://www.parenting.com.tw/

天下數位閱讀網
http://download.cw.com.tw/






《牛頓》(Newton)







牛頓科學雜誌中文官方網站
http://www.inewton.com.tw/

牛頓科學雜誌日本官方網站
http://www.newtonpress.co.jp/


簡介:

《牛頓》是日本著名的科學月刊,目前在中國大陸、台灣與韓國各有出版授權翻譯版。牛頓雜誌的目標是以貼近日常生活、簡單易明、行文流暢的文章介紹科學知識,佐以大量照片及電腦模擬圖像作為賣點。每月的牛頓雜誌都會環繞特定的科學概念和事物作專題報導。

日本《牛頓》雜誌於1981年由東京大學的退休教授竹內均在教育社(現在的教育軟體公司)以主編身份創刊。1997年牛頓雜誌的經營和發行移轉至牛頓出版社。竹內教授於2004年4月逝世後,2005年由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宇宙科學研究本部教授水谷仁繼任主編一職。台灣《牛頓》出版公司在1983年5月創刊「牛頓雜誌」,內容主要譯自日本牛頓雜誌,曾多次獲頒金鼎獎。2006年牛頓出版公司因財務問題將牛頓雜誌停刊。隨後量子媒體公司取得日方發行牛頓雜誌繁體中文版的授權,在2007年11月發行「Newton牛頓科學雜誌」;並在次月改名為「Newton量子科學雜誌」。韓國亦有出版社發行韓文版的牛頓雜誌。

《牛頓雜誌》涵蓋天文宇宙、地球科學、電腦機械、地理景觀、生醫、生科、動植物、航太、理化、考古、數學、人物科學史等百門科學,每期主題兼顧基礎科學與應用科技,報導貼近生活的科學知識、軼聞妙事、熱門話題,專訪傑出科學人物與科研機構,亦報導全球科技突破成果,並介紹科學發展過程中關鍵性與突破性的觀念定律,是自然科老師最有力的輔助教材,學生研習自然科的最佳參考資料,對工作方面有專業需要的社會人士而言,更是最便捷的科學智庫。


推薦原因與心得:

如同《科學人》一般,《牛頓》提供了我對於自然科學的探討認識有很大的幫助。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並不陌生《小牛頓》及《小小牛頓》,這些都是我從國小、國中就開始接觸的自然科學刊物,《牛頓》只是這些的進階版,但比起《科學人》還算是簡單易懂多了,是各年齡層都很適宜閱讀的雜誌。


延伸資訊:

小牛頓多媒體電子書
http://www.enewton.com.tw/

小牛頓多媒體有聲電子書
http://reading.udn.com/act/enewtonkids/science03.html

新小牛頓網站
http://www.newtonkids.com.tw/content/news.asp






《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ly)







商業週刊中文官方網站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


簡介:

《商業周刊》,簡稱《商周》,是一份台灣雜誌,1987年11月創刊,創辦人為何飛鵬,由商業周刊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商業周刊》除了報導財經新聞、政商消息、投資資訊、經營管理新知等財經知識外,亦深入各階層,探討社會問題,提供大眾所關心的議題;如從2003年開始每年的〈一個台灣 兩個世界〉專題報導,以及相關的關懷活動。

2007年為台灣發行量第一的財經類刊物,據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2007年10月至12月的稽核統計,平均每期有費發行量達155,557份。《商業周刊》隨著讀者需求與華文刊物市場的變化,已從單純的台灣觀點,擴大到著眼兩岸三地;如從過去每年公布的台灣「1000大」企業,從2007年開始擴展為「兩岸三地1000大」企業。


推薦原因與心得:

我媽除了天下雜誌之外次多的剛好就是《商周》,雖然我對商業領域了解的不多,本身也沒有太大的興趣,但能適時補充商業資訊也是件很有意義的事。商業週刊的議題不外乎兩岸三地的經貿發展與趨勢分析,對於未來想要往中國大陸發展的人可謂不可或缺的資訊來源。

另外裡面也談到投資理財和風險管理的重要觀念,套一句我媽常說的話,「你可以沒興趣,但這輩子必須要懂兩件事,就是政治和理財。」政治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無論在哪個領域,了解政策能為我們帶來極大的優勢,還能避免自己吃悶虧;而理財觀念不只是讓人懂得如何賺錢,更是教導我們如何守住財富、甚至用錢滾錢為人生帶來更多效益的門路,這兩者都能在《商周》當中得到很多的資訊與學習,特此推薦。



延伸資訊:

商業周刊電子雜誌
http://tw.zinio.com/browse/publications/single-issues.jsp?productId=52139966

商周閱讀
http://iread.businessweekly.com.tw/

Smart智富月刊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






《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







讀者文摘中文官方網站
http://www.readersdigest.tw/

讀者文摘英文官方網站
http://www.rd.com/


簡介:

《讀者文摘》是一本家庭月刊,1922年於美國創刊,直至2004年,美國的銷量已達一千萬冊。 它是當前世界上最暢銷的雜誌之一,目前已發行有50個版本,以21種語言印刷,於世界60多個國家發行,爲各個年齡、各種文化背景的讀者提供資訊。文章涵蓋了健康保健、大衆科學、體育運動、美食烹飪、旅遊休閒、金融政治、政府與國際事務、家居與園藝、藝術與娛樂、商業與文化。其他固定的專欄還包括了笑話、謎語、測試、動畫及讀者來信。雜誌創刊初期,內容以轉載其他報章和雜誌的文章為主,後來有不少內容由編輯部自行採訪,或由特約撰稿人所寫。此外也歡迎讀者投稿,《讀者文摘》認為,通過爲各個領域的讀者提供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可吸引廣大的讀者群。以繁體中文版為例,除〈讀者回響〉不設稿酬外,讀者投稿如經採用,可獲優厚稿酬。

《讀者文摘》國際中文版於1965年3月創刊,首位總編輯由文壇大師林語堂先生的女兒林太乙女士出任,繁體字版在香港及台灣銷售,簡體字版本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發行。1998年開始,讀者文摘公司積極探討在中國出版的可行性。2004年11月,《讀者文摘》公司與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宣布建立長期出版合作關係,2008年1月,首期在中國上市,由於雜誌控制權屬上海新聞出版發展公司所有,名稱改為《普知》,2012年5月28日於總部發出通知退出大陸市場,最後發行一期為2012年5月號。


推薦原因與心得:

我個人的猜想,《讀者文摘》一定是這裡最多人讀過的刊物了,它的領域廣泛而多樣、內容充實而精采、文字精練而深刻,每次拿到新的《讀者文摘》,每一本我都能從頭到尾細細品嚐過,然後帶給我一個清爽愉悅的下午。

我猜不少人或許和我一樣,一開始看《讀者文摘》時都只看笑話,從(浮世繪)、(開懷篇)到(各行各業),大多是讀者投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所以重不會重複,總能令人會心一笑。高中時開始會細看其他的文章,發現很多發生在世界各角落的故事是我從來沒聽過的,《讀者文摘》卻能用清晰細膩的筆調將訪談到的內容展現給我們,我甚至開始體會到,原來文字能帶給人們的力量是多麼的不可限量。

大學時,我嚐試了第一次的投稿,其實以前也有投稿經驗,所以不管有沒有被選用上都已經是很能以平常心面對的了。誰知道,《讀者文摘》竟然是我唯一一個「第一次投稿就被錄用」的刊物,當下很驚喜,雖然只是短文一篇,我卻還是興沖沖跑到學校圖書館去翻來看,比起其他名氣不大的雜誌刊物,能登上《讀者文摘》的感覺真的好酷!XD

《讀者文摘》是老少咸宜的優質刊物,也是我家從不鮮見、一直以來陪著我成長的良師益友,如果你家從來沒訂過,不妨試著訂購一期來看看,保證會有令人滿意的收穫。


延伸資訊:

讀者文摘香港官方網站
http://www.readersdigest.hk/

德者文摘亞洲官方網站(英文)
http://www.rdasia.com/

讀者文摘網路訂購專區
https://www.rdedm.com/ASIA/tw/012116228/12mthsSub.asp





《聯合文學》







聯合文學官方網站
http://unitas.udngroup.com.tw/


簡介:

《聯合文學》為台灣一本文學月刊雜誌,由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惕吾於1984年11月1日創刊,張寶琴任發行人,社長為蔣勳,龍應台任名譽發行人。《聯合文學》刊登了國內、外重要作家的創作,除了台灣、中國,及至美國、歐洲、中東。以現代文學作品為主,及至古典文學、中古文學和近代文學的介紹。

《聯合文學》以廣義文學為出發點,舉凡中國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創作、國際文壇動態、世界文藝思潮、大陸文壇實況、中外報告文學、文學批評、書評、文學史話、及與文學有關的藝術賞鑒、文化探索、社會參與等,均涵括在內,一方面擴大中文創作者及讀者的視野,另方面則提供一片豐茂肥沃的文學土壤,孕育更多的文學創作者及愛好者。其秉持著作者、讀者、編者三位一體的思考,以「作」、「讀」、「編」三者共有、共治、共享為出版宗旨,鼓勵文學創作、傳承文學傳統、匯整文學資產。因此始終主張著「文學不應只是少數文學人口的奢侈品,而應是全民生活的必需品」的信念,希望能將文學普及化,融入人民的生活中。


推薦原因與心得:

要說文學刊物,其實有很多,但其中較有規模、有歷史,有足夠的張力、發展力和公信力的,我想首屬《聯合文學》了。《聯合文學》在我家中是老爸訂的刊物,最常出沒在廁所的流理臺和客廳的沙發上,因為就像一種象徵一樣,每到有《聯文》的地方我就會意識到這是我老爸的地盤,漸漸地我會想要了解究竟是怎樣的刊物會讓它成為這樣的存在。

《聯合文學》並不是我在文學上的啟蒙導師,一直以來都有筆耕習慣的我,在高中開始細讀《聯文》後才逐漸認識到比自己當下所見更開闊的文學視野。在不同作家的筆調下能夠產生的是不一樣的衝擊跟感受,更況每一篇能夠在《聯文》上刊登的作品都是經過精選的文粹,逐篇讀來,時而細膩優雅、時而瀟灑豁然,經歷了不同的故事各樣的交織過後,那種留在心底的文學結晶也變的更加璀璨明亮。

你如果也喜愛文學,或者對於現代文學抱著興趣,那麼《聯合文學》裡的每一枝筆、每一滴墨,都將帶給你難以忘懷的經歷。


延伸資訊:

聯合文學作家部落格:
http://blog.udn.com/blogs/unitas

聯合電子報:
http://paper.udn.com/index.php

聯合數位閱讀網
http://reading.udn.com/v2/bookMain.do





其實還有很多很棒的刊物想介紹給大家,例如時代雜誌《TIME》、《遠見雜誌》、《亞洲週刊》、《講義》、《經濟學人》,還有電腦電子類的《PC Home》、《電腦王》,文學類的《現代文學》、自然科學類的《Discovery》與《國家地理雜誌》等,但我相信等我全部打完大概自己也死了這樣,一方面也先看看各位的反應、試試水溫,如果迴響熱烈,將考慮再推薦更多的好刊物給大家認識。



本篇文章由JD本人整理及撰寫,歡迎轉貼及分享,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這些優良刊物

各位有心目中的優質刊物想推薦的也可以來分享喔!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各刊物官方網站

刊物封面圖片來源皆為Google搜尋結果





這裡是教育部長JD,希望大家都能享受閱讀好刊物的樂趣,一起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享受與成長。












JD教育部團隊

JDisBack


OAQ753951(吉祥物)


Megurine.Lu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