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星空報]保加利亞 玫瑰之國 派包喔

Day 1,558, 04:18 Published in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by doomg4ster

好久不見,過個年就有點懶得寫報,時間都花在美劇和日劇上了歡迎推薦我好看的美劇,終於提起一點幹勁來寫一下東西好了。
今天又回到巴爾幹半島,讓我們把眼光放在保加利亞上面,erep中近期的動態中保加利亞和土耳其之間的衝突是一直受到大家的矚目,可以從下列兩篇文章中看到

Myopia Observer 第三十五期:土耳其·保加利亚·EDEN

[外交部 MOFA] D,1547 保加利亚发布会




保加利亞位於東南歐之巴爾幹半島。北與羅馬尼亞(Romania)為鄰,東濱黑海(Black Sea),西與塞爾維亞(Serbia)及馬其頓(Macedonia)為鄰,南與希臘(Greece)及土耳其(Turkey)為鄰。總面積110,879平方公里,大約有台灣三倍大小。



全境70%為山地和丘陵。巴爾幹山脈橫貫中部,以北為廣闊的多瑙河平原,以南為羅多彼山地和馬里查河谷低地。主要山脈還有里拉山脈。多瑙河和馬里查河為主要河流,且多瑙河為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的界河。北部屬大陸性氣候,南部屬地中海式氣候。

保加利亞的夏天


最高峰為Musala (保加利亞語: Мусала),海拔2925公尺




總人口為7,037,935人(July 2012 est.),族群有保加利亞人 83.9%, 土耳其人 9.4%, 羅姆人(Roma)(另稱為吉普賽人) 4.7%, other 2%(馬其頓人,亞美尼亞人,韃靼人與Circassian) (2001 census),官方語言為保加利亞語。

宗教:保加利亞東正教 82.6%, 穆斯林 12.2%, 其他基督教 1.2%

保加利亞東正教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教堂


人口死亡率:14.32 deaths/1,000 population (July 2012 est.)排名世界第10
醫師密度:3.635 physicians/1,000 population (200😎排名23
醫院病床密度:6.49 beds/1,000 population (200😎排名21
PS:不要問我這麼奇葩的數據原因是什麼@@

首都為索菲亞(Sofia)
時區:UTC+2 較台灣慢6個小時,日光節約時間較台灣慢5小時
日光節約時間:+ 1 hour (三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到十月最後一個星期日)
國慶日為3月3日(187😎

索菲亞的夜景


沙皇解放紀念碑


保加利亞國家文化博物館


行政區劃分為28省


簡史:
保加利亞之名稱源起於土耳其人之一支遊牧民族,保加人(BULGARS) 原居住在裏海(CASPIAN SEA)北方之大草原,西元七世紀末沿黑海(BLACK SEA)岸西遷至多瑙河口一帶並征服較早移民至該地之斯拉夫民族,惟由於人口比例懸殊,保加人逐漸為斯拉夫人所同化而失去原有之語言及特徵,僅殘留保加利亞之名。

保加利亞的土地上最早居住的是色雷斯人(Thrace),西元395年並入拜占庭帝國(或稱東羅馬帝國)。681年,阿斯帕魯克汗擊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與之立約,正式獲得拜占廷之多瑙河以南、巴爾幹山脈以北地區,建立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約681年~1018年)。此後三百年間,保加利亞是一個強大的獨立帝國,其勢力足以與拜占廷抗衡,在西美昂一世時期(893年—927年),從保加利亞汗改稱為保加利亞沙皇(沙皇稱號不是只有俄羅斯才有的)。1018年再次被拜占庭侵佔滅亡。1185年建立第二保加利亞王國。

色雷斯版圖



保加利亞第二帝國(保加利亞語:Второ българско царство,1185年-1396年,也叫保加利亞第二王國)是在保加利亞第一帝國滅亡近170年後,從東羅馬帝國獨立出來的保加利亞國家。

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版圖



1185年,貴族出身的伊凡‧阿森(Ivan Asen)和彼得‧阿森(Peter Asen)兄弟領導保加利亞東北方的第諾伐人(Tarnovo)大規模起義,反抗並打敗了東羅馬的駐軍。1187年,東羅馬承認保加利亞獨立,即為保加利亞第二帝國,首都普列斯拉夫(Preslav ),後遷至第諾伐(Tarnovo)。13世紀,保加利亞經濟發展,城市增加。國王伊凡‧阿森二世時期(公元1218年-1241年),國力達到鼎盛,疆域最廣,南抵色雷斯,東西至海。

阿森二世死後,國勢日衰。1242年,蒙古帝國軍侵略至此。1258年,阿森王朝被推翻。1277年,伊瓦伊洛起義爆發,起義聲勢浩大,國王被殺,伊瓦伊洛被擁戴為王,1278年首都第諾伐被佔領。1279年2月,東羅馬軍攻佔第諾伐。1280年起義失敗,伊瓦伊洛逃亡後被蒙古人所殺。1330年,保加利亞淪為塞爾維亞的附屬國,此後又分裂為幾個小國。1396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吞併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滅亡,存在兩百餘年。


土耳其統治時期,土耳其征服者在保加利亞建立起軍事封建制度,徵收苛捐雜稅,實行民族同化政策。在土耳其的統治下對於保加利亞地區是整個毀滅性的打擊,原本保加利亞為東正教為主的國家,在土耳其統治之下,以各種政策和苛稅逼迫改信伊斯蘭教。且統治該地的軍事長官因供應土耳其向外擴張而對當地農民層層剝削,造成農業水準下降,重返蠻荒。在一切都為軍事的原則下,原本的貨幣經濟回到交換經濟時代,並且放任經濟混亂與公路毀損,這也導致強盜在巴爾幹地區橫行。

另外,在此時期土耳其把保加利亞人視為希臘人的一員,試圖讓保加利亞人遺忘祖先輝煌的過去。保加利亞文化受到極其嚴重的摧殘。包括教堂、修道院以及要塞在內的許多藝術或者古蹟都被鄂圖曼土耳其人徹底毀掉,從而免除這些建築作為保加利亞人民防抗的物品加以利用。在很長時間裡,土耳其政府禁維修保加利亞舊教堂或者建立新教堂,而原有的許多教堂也被改為清真寺。教堂中保留的第一王國和第二王國時期的珍貴文獻也被認為與古蘭經教義不符,被一把火燒掉,剩餘的大量學者們則被驅逐出境。在此之前一直為興建各種建築和進行藝術創作提供充足財源的保加利亞封建統治階級也被消滅了。不僅經管宗教事務,而且參與文化生活的教會,已經大部分被希臘人所掌握,這是所有的一切都在妨礙著保加利亞文化的發展。

當教派混亂後,人民的信仰開始混亂,這也從而使各種迷信遍布巴爾幹各地。鄂圖曼土耳其人認為巴爾幹半島本身就是一個善靈和惡靈交戰的地方,這個地方只有黑暗。因為鄂圖曼土耳其人的宣傳,巴爾幹人相信自己身邊就有吸血鬼,一些已經破落的大家族更是被指為吸血鬼藏身之地,農民們相信這些貴族們會將自己的尾巴藏在衣服之內。急病亂投醫也成為這時保加利亞人的通病,他們可以相信任何一種宗教能驅除吸血鬼的纏繞。這時,大蒜、繩子、十字架、野豬的獠牙等都成為人們的護身符,各教派的牧師們則每天以為人們寫護身符上的詞語為功課。如果有一個東正教徒發現自己的護身符不管用,那麼他會果斷的借用鄰居穆斯林的護身符。到17世紀初,這些保加利亞農民已經信奉教會的傳統,但卻完全不懂教義。農人們都很虔誠,但這倒不是因為他們信服基督教本身根本教義,而是因為恐懼。此時的保加利亞農民會根據聖人們如何懲罰人類,把聖人分為重量級和輕量級,用以分別對待。

為反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奴役,保加利亞人民開展各種形式的鬥爭,如早期的哈伊杜克運動,即自發的遊民和農民暴動;15~18世紀多次反對土耳其封建統治和民族壓迫的起義,其中比較突出的有1598年特爾諾沃起義和1688年奇普羅夫齊起義。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後期,民族解放運動在保加利亞蓬勃興起,開始形成保加利亞民族。1762年出版第一本保加利亞歷史書《斯拉夫-保加利亞史》,被認為是民族復興運動的開端。1870年成立保加利亞獨立教區。19世紀中期和後期,開始有組織有領導的反抗土耳其人的武裝鬥爭,湧現了一批象Г.拉科夫斯基、В.列夫斯基、Л.卡拉維洛夫、Ⅹ.波特夫等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1876年發生大規模的四月武裝起義(為保加利亞1876年起義)。保加利亞積極參加了1877-1878年最後一次俄土戰爭。土耳其失敗後,巴爾干山脈北部地區成立保加利亞公國。保加利亞南部仍屬土耳其蘇丹統治。1885年南北保加利亞合併,實現統一,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道路。有組織的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隨之出現。1891年建立保加利亞社會民主黨。1908年,保加利亞脫離土耳其獨立。


保加利亞王國為第三保加利亞王國(保加利亞語:Царство България / Tsarstvo Bulgaria)是於1878年2月19日到1946年9月期間存在於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國家。保加利亞於1878年在俄羅斯帝國的支持下,從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中獨立。1908年完全獨立,他的繼承者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 of Bulgaria)恢復沙皇稱謂。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保加利亞獲勝,取得了大片土地。但由於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利益分配不均,隨即又爆發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保加利亞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和希臘四國作戰,最終保加利亞戰敗,被迫割讓大片土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加利亞是同盟國的成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保加利亞加入了軸心國一方。戰後保加利亞被蘇聯軍隊佔領。

保加利亞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保加利亞站在德國的一邊。二戰後它被劃入蘇聯的勢力圈。1946年,在蘇聯的扶持下,廢除君主制,成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後來成為華沙條約組織的一個成員,保加利亞王國的最後一任君主西美昂二世(Simeon II)後來於2001年獲選為共和國總理(2011-2005)。

隨著蘇聯的瓦解,1989年11月間,保加利亞開始民主化改革,1991年7月12日制憲、實施多黨制政黨政治,成為議會民主國家。11月大國民議會決定將國名從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改為保加利亞共和國。華沙條約組織解散後,保加利亞於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通過政治和經濟的改革,她於2007年1月1日成為歐洲聯盟的一員。

在保加利亞共產黨執政時間開始,就不斷推行「保加利亞化(Bulgarisation)」試圖改變少數民族的傳統,而在1983年-1984年親土耳其恐怖份子攻擊火車站與教堂後(保加利亞方稱為第一次恐怖襲擊),1984年保加利亞政府大力推動「保加利亞化」政策,土耳其裔國民被迫從伊斯蘭名改為保加利亞名,土耳其語學校及報紙被迫關畢,進而導致土耳其在保加利亞的解放運動,1985年第二次恐怖襲擊,造成造成7人死亡(兩個孩子,一個女人和三個男人,重傷9人包括2名兒童)。所形成的對立,引發土耳其裔的解放運動,以和平手段來訴求,不過在1989年一年就超過60萬土耳其裔從保加利亞逃難到土耳其。直至共產黨垮台,才結束。不過其去土耳其化被降為保加利亞社會的潛規則,任何對於少數民族維護的言論很可能被視為威脅社會團結,加上土耳其裔要學習土耳其語有嚴格的設限,而保加利亞境內,只有一個每日播15分鐘的土耳其語新聞節目,而這節目也因極右派政黨反對,面臨被取消的命運。

保加利亞語言學校


點此閱讀更詳細的保加利亞通史這通史能一口氣看完的夠厲害啊


國旗


19世紀中葉,俄國支持保加利亞人反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以爭取獨立,因此國旗仿效俄羅斯的白藍紅三色旗的樣式,僅將中間的藍色改為綠色。1946年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成立,次年在國旗的左上角加入了共產黨時期的國徽。1990年共產政權瓦解,新政府刪除國旗上的國徽,恢復成原先所使用的國旗;白色象徵愛好和平,綠色代表自由和新興國家的活力,紅色象徵英勇的國民。


國歌
Мила Родино
重金屬樂團演唱版
詞:Цветан Радославов, 1885
曲:Цветан Радославов, 1885
1964年正式採用此曲為國歌,為作者在塞爾維亞-保加利亞戰爭(1885年11月14-28日)中所寫的「Gorda Stara Planina」為基礎。

國會:
為一院制,由240名議員組成,經全民由各選舉區普選產生,任期4年,由國會多數黨領袖擔任總理組閣。主要政黨有GERB(Citizens for the European Development of Bulgaria右派執政黨117席議員)、Ataka(執政黨友黨21席)、Blue Coalition(執政黨友黨14席)、無黨派聯盟11席(主要由原Order, Lawfulness, Justice Party及其他黨派脫黨議員組成)、BSB(Bulgarian Socialist Party反對黨40席)、MRF (Movement for Rights and Freedoms反對黨37席)。

內閣:
內閣由部長委員會(Council of Ministers)組成,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由總理1名、副總理2-3名及各部部長組成。

司法機關:
司法機構分為地方法院、上訴法院及最高法院,另設有憲法法院。司法獨立,法官具有超然地位,其任免等事項由最高司法委員會掌理。
元首:Georgi Parvanov巴瓦諾總統



主要政黨:
保加利亞社會黨(BSP)、席梅昂二世全國運動黨(NMSII)、土裔人權與自由運動黨(MRF)、民主力量聯盟(UDF)、強大保加利亞民主聯盟(DS😎、保加利亞人民聯盟(BPU)、ATAKA攻擊黨聯盟(極右派政黨,反土耳其性質)。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
保加利亞政壇頗孚人望之索菲亞市市長Boyko Borissov成立之新興政黨GERB,於2007年歐洲議會議員及地方行政首長之選舉中均獲勝,在歷次民調中領先執政之社會黨,GERB在2009年7月5日國會大選獲勝,並獲其他右派政黨支持,由Borissov出任總理並由其領導之GERB黨單獨組閣,擔負政府施政成敗之完全責任。至保加利亞總統為虛位元首,任期五年,現任總統Georgi Parvanov(社會黨籍)於2001年11月由人民直接選舉選出,並續於2006年10月總統大選中順利連任。Parvanov總統2010年3月初與保加利亞財政部長S.Djankov發生爭執,總理Borissov試圖調和未果。GERB黨嗣以Parvanov總統違反多達15條憲法條款為由發動罷免,並獲其他右派政黨支持,惟總統罷免案需2/3以上即161位贊成,並經憲法法庭裁定方能罷免。國會於2010年3月底舉行投票,社會黨及土裔自由及民權運動黨(反對黨)之72名議員反對,總統罷免案未獲通過,但執政黨與反對黨之政治鬥爭勢將更激烈。保加利亞施政目標為維持國家穩定及發展,保加利亞過去數年經濟成長率平均為6%,惟2009年滑落至-5%。另歐盟給予保加利亞鉅額補助款,並要求保加利亞妥善使用發展基礎建設,但保加利亞前政府(社會黨)缺乏妥善運用補助款能力,並在對抗貪腐及組織犯罪缺乏具體績效,歐盟爰中止某些項目補助款,要求保加利亞進行司法改革,以有效對抗貪腐及組織犯罪,保加利亞整合檢察總署及內政部功能,另成立一獨立單位State Agency for National Security,專責肅腐及組織犯罪,保加利亞新政府(GERB黨)上台後除加強對抗貪腐及組織犯罪,並建立歐盟基金管控機制,以具體成效於2010年2月獲得歐盟認可並續核撥「技術協助」、「區域發展」等二項計畫基金撥補助款。惟保加利亞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其經濟亦受衝擊,爰保加利亞如何維持金融穩定,俾吸引外國繼續投資,使其經常帳維持順差,並減緩對保加利亞經濟及就業市場衝擊,以維持社會穩定,以及持續司法改革有效對抗貪腐及組織犯罪,俾取信於歐盟續獲得歐盟補助,加速保加利亞各層面建設縮減與歐盟會員國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為保加利亞執政當局最重要施政目標。



保加利亞素有“玫瑰之國”之稱,其生產的玫瑰歷來在國際上享有盛譽。著名的玫瑰谷就位于首都索非亞東南40多公里處,這裡種植的玫瑰有7000多種。玫瑰是保加利亞的國花。保加利亞玫瑰屬高含油型玫瑰,玫瑰油的產量、質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玫瑰谷採收玫瑰


保加利亞又是酸奶(Yogurt,我們稱為優酪乳)的故鄉,其歷史可追朔到色雷司人開始釀製酸奶。其酸奶產品在國際上久負盛名。酸奶是保加利亞人餐桌上的必備食品。酸奶不僅給保加利亞人帶來了美味,還帶來了健康。保加利亞不僅擁有世界首家酸奶博物館,還每年舉辦酸奶博覽會,推廣酸奶文化。

酸奶博物館


保加利亞酸奶



保加利亞還是世界上主要的葡萄酒生產國之一,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已經成為保加利亞重要產業。保加利亞2008年注冊的葡萄酒釀造企業共有286家,共生產1.37億升葡萄酒,其中1.12億升出口。

保加利亞葡萄酒產地分佈


保加利亞葡萄酒

PS: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前面既然講到保加利亞在過去的巴爾幹半島上有過輝煌的歷史,甚至能與拜占庭帝國爭鋒,當然就少不了許多的文物古蹟,保加利亞有九個世界遺產,我在這僅列出人文遺產


Boyana Church
在10世紀末到11世紀所興建的東正教教堂,其聞名的是教堂裡的壁畫,保存東歐中世紀藝術最完整的壁畫之一,有89個場景與240人物繪畫,年代可追朔到1259年。











Madara Rider
馬達拉騎士浮雕位於保加利亞馬達拉高原上的達拉村,於197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浮雕刻離地面23米高的岩壁上,整個岩壁有100公尺高,時間可追朔自西元710年。雕刻內容的是一位騎士,左手執韁繩,右手剛投擲出一桿長矛,一隻被長矛剌穿的獅子倒臥在他的腳下。浮雕的上面刻有碑文,記述了保加利亞三個不同歷史時期的一些重大事件。其形象也出現在保加利亞的錢幣上。









Rock-hewn Churches of Ivanovo
由岩石所鑿成的教堂,由保加利亞東正教牧首Joachim在1220年代成立。在14世紀為保加利亞hesychasm(東正教的隱士教派,苦行者)的中心。其保存保加利亞13、14世紀的壁畫。









Rila Monastery
保加利亞著名的古修道院,是巴爾幹半島最大的修道院,位於首都索非亞以南117公里、巴爾幹半島最高山峰里拉山的里奧斯卡山谷中,海拔1,147米。這座新拜占庭建築始建於公元10世紀中期,是由隱士聖胡安(聖伊凡)·里拉建造的,當時這裡還曾是巴爾幹國家第二個修士團的大本營。里拉修道院自創建以來就有受到保加利亞統治者的支持和尊重,幾乎每位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的沙皇都有對修道院作出大規模的捐獻,直至鄂圖曼征服此地為止修道院一直是保加利亞的文化和精神中心。修道院原先建在保加利亞第一位聖徒里奧斯基居住過的山洞附近,13世紀—14世紀遷至現址。公元14世紀初期,里拉修道院毀於地震。後來修道院得到重建,並修築了堅固的城堡。最近一次重建是在1834~1860年間。在它的裡面至今仍保存著中世紀修道院的遺迹和聖胡安·德里拉的紀念物。









Ancient City of Nessebar
座落於黑海的岩石半島上,最初是色雷斯人的城鎮。西元前6世紀成為希臘人的殖民地,遺蹟多是希臘化時期的建築,包括阿波羅神殿、雅典衛城等。廣場和色雷斯人防禦工事所遺留下來的一面牆。 其他重要的古跡還包括中世紀時期建造的舊米特羅利亞教堂(Stara Mitropolia Basilica)和一些要塞,當時這裡是黑海西岸最主要的拜占庭市鎮之一。19世紀建造的木屋則具有當時黑海地區典型的建築特色。同時由於地理位置關係,許多文明都在此留下遺蹟,整個城市見證巴爾幹地區的發展。







Thracian Tomb of Kazanlak
色雷斯古墓發現於1944年,其歷史年代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即西元前4世紀末左右。古墓位於色雷斯王修瑟斯三世時期的都城-修瑟波利斯(Seutopolis)附近,是色雷斯王國大陵墓的一部分。古墓內有狹長的地道和圓形墓室,均以壁畫裝飾,呈現了色雷斯的殯葬儀式和文化。這些繪畫作品是保加利亞保存最完好的古希臘時期藝術傑作。









Thracian Tomb of Sveshtari
色雷斯古墓發現於1982年在斯韋什塔里村附近,這座西元前3世紀的古墓呈現出古色雷斯文化上主要的基本建築特色:如多色彩的半人半植物女像柱及彩色的壁畫組合成獨特的建築裝飾。位於中央墓室的牆面上十尊女性人像的深浮雕和弦月窗的裝飾品,是目前色雷斯區唯一發現的作品。









另外保加利亞境內有兩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Nestinarstvo - 聖君士坦丁和海倫娜節的火舞儀式
內斯廷那斯鐸村的火舞儀式,每年都會在保加利亞東南部的斯特蘭德沙山脈(Mount Strandzha)村落舉行,以此慶祝6月3日和4日的聖君士坦丁與海倫娜節,祈求村莊安康及土地肥沃。過去曾在30多個鄰近保加利亞和希臘村莊舉辦這項儀式,內斯廷那斯鐸村是其中一個保加利亞村落,僅100名村民,慶典時總有數千名民眾為此湧入。早晨,神聖儀式莊重地揭開序幕,兩尊神像隨著鼓聲和風笛聲巡繞村莊和聖泉(在此分發聖水和蠟燭給村民,象徵平安)。傍晚的火舞是典禮的重頭戲,是崇敬聖徒最隆重的儀式,聖鼓鼓聲不斷,人們安靜地圍圈,由精神領袖穿梭人群並踩踏餘燼。







The Bistritsa Babi – 肖普魯克地區古老的複調音樂、舞蹈和儀式習俗
比斯萃薩村的女性耆老(the Bistritsa Babi),是指保加利亞宿浦路克地區的年長婦女們,她們表演古老傳統的複音歌唱和舞蹈,包括古老圈舞以及為年輕女子舉行的啟蒙儀式。Diaphony是一種雙聲部的歌唱,一個聲部稱為依茲維克瓦(izvikva),意為大聲叫喊,另一聲部稱為布奇克利渥(buchi krivo),意為起伏的低吼,其它歌手發出連續的低聲,輔助主調。身著傳統服裝的舞者,通常互相搭著舞伴的腰或腰帶圍成圓圈,以逆時針方向輕踏慢舞。由於歌曲和儀式目的各異,舞蹈中產生數種變化。近來,雖然這種複音歌唱的社會功能業已改變,主要轉為舞臺表演,但女性耆老的表演仍被視為地方生活重要元素,也藉此鼓勵年輕一代傳承傳統文化。比斯萃薩村是少數僅存的代表地區,已傳承了數百年之久。由於位置鄰近首都索菲亞市,都市年輕人面對眾多外在吸引而逐漸忽視了這項傳統,許多曲目也隨耆老過世而逐漸消失,僅存最膾炙人口的舞台表演曲。


介紹保加利亞當地的影片(43分鐘英文旁白無字幕)




按照慣例,讓我們看看保加利亞的美女們
一份報紙怎能沒有福利圖呢?!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啊



Valentina Dimitrova







Elena Karakoleva






Irena Milyankova






Andrea







Emilia








Antonia Petrova






Hristina Hlebarova






Desislava Nikolova





Anelia








Nikoleta Lozanova






Julia Yurevich






Slavena Vutova






Diana Ivancheva







Кристина Диманова






Silvia Dimitrova







Мими Велкова







Dilyana Popova









看完留v數 有200體可以領喔

ROC 三次元不能亡!!


觀過此文章人數
認識國家系列
[梵谷星空報]阿爾巴尼亞介紹文
[梵谷星空報]塞爾維亞RL介紹文 賽亞人無雙啊
[梵谷星空報]墨西哥RL介紹 滿滿餡料的墨西哥捲餅
美化erep動手作
[梵谷星空報]對抗無頭雞的萬惡美工組
[梵谷星空報]用stylish自定erep背景(火狐版)
[梵谷星空報]用stylish自定erep背景(google瀏覽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