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辽宁回归后的税制改革

Day 762, 19:08 Published in China Croatia by Eru IIuvatar

辽宁的回归似乎已经不远,高铁的回归将对国内的产业结构造成极大的冲击,现有的税制体 系将不能够满足辽宁回归后的产业发展要求。因此,在这个时间进行一次广泛的税制改革讨 论是有必要的。

而我,在此发表一些个人的意见,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关于辽宁回归后税率调整,首先个人建议分具体行业分税项分别进行调整,不要一次投案全 盘搞定,避免因改动幅度过大而导致根本无法简单的用yes or no来回答的问题。

以下为个人关于税率调整的相关建议:

1、关于iron税率
建议:所得税设定5%,关税调整至30%以上。
分析:遍观所有高铁国家,无一不设置采集业关税壁垒,关于iron的税率差别仅仅在于 所得税。因此个人认为关税几乎可以不用做过多讨论,设定壁垒就对了。关键在于所得税的 设定,这一点可能会存在争论,部分人士会认为税率过低会影响国家税收;而另一部分人士 在认为税率过高导致实际工资收入过低使得ec对国外劳动力缺乏吸引力。个人认为,ec 收回高铁之初最先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吸引国外劳动力资源,一则可以将高铁行业做大, 二则可以大大增加国内消费能力。对于复苏辽宁采集业和确保国内制造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 意义。

2、关于Grain\Oil税率
建议:设定所得税1%,关税调整至30%以上。
分析:高铁的回归,使得高麦、高油都不具备了竞争力,但是我们不能无视既有高麦、高油 企业的存在。就算是将高麦、高油的所得税设定为1%,其仍不具备与高铁行业竞争的能力 。但是,在适当的范围内,我们应该允许既有高麦、高油工厂的生存。而这一设定也不会导 致新的高麦、高油工厂的产生。

3、关于Diamond\Wood税率
建议:保持不变
分析:国内钻、木的税率设定从来就是不鼓励此类企业存在的,高铁回归后这一局面不会也 不应该改变。


关于采集业的税制改革所能够产生的争议是微乎其微的,最能产生争议的将会是制造业。由 于高铁的回归及全球高铁价格的高度一致化,导致全球高铁国家采集工资将高度的一致化, 进而,全球高铁国家为保护其制造业发展,无一不将制造业设置关税壁垒!为什么要这么做 ?原因就在于采集业工资将带动国内整体工资的上扬,如果国内制造业工资不跟上采集业工 资水平,而制造业工资上扬将导致制造业产品成本大幅攀升,这一影响对于低星制造产品影 响尤其明显。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不通过关税调整对国内制造业予以保护,其结果只有 一个:国内制造业灭绝。这不是耸人听闻,简单解释一下帮助大家理解:遍观全球高铁国家 Q1武器价格,普遍比非高铁国家高10%以上,这意味着即便是对于国外Q1制造企业, 购买低武器关税的高铁国家的武器出口证将获得至少9%的收益,而实际上现在全球范围内 众多Q1武器工厂本身的国内销售利润平常能够达到10%已经实属不易。20G买证与3 0G左右办Q1工厂的收益一样的时候,为什么不买证?!如此一来,将国内制造业至于何 地?

4、关于Weapon的税率
建议:所得税降至1%,关税调整至20%,增值税调整至5%
分析:前面已经简单说明对于高铁国而言,如果制造业不设定高关税将可能带来的毁灭性打 击,不在赘述。这里仅仅说明设定如此税率水准的理由。降低所得税的目的在于增加工人工 资所得,调和制造业与采集业之间的工资差距;关税调整的目的在于给国内武器产业合适的 生存空间,同时又避免国内武器产品价格的非正常膨胀。增值税调整则是为了增加未来国内 制造业的核心产业的财政收入。未来,货币发行注定不会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手段,税收会 对我们越来越重要。
而Weapon税率的修订选择什么时间为好呢?有人认为应该等高铁回归后先观望一段时 间再做决定。但个人以为,制造业税率修订在高铁回归后越快修订越好。原因在于,随着高 铁的回归,采集业规模扩大(先不论扩大程度)几乎是必然的,并且会立竿见影。采集工人 的回流将直接带动国内产成品消费(因为采集业没有产成品产出,任何采集业工人的回流都 是完全的国内消费正增长)。但是,国内的制造业却不会因为采集业的扩大而有扩大,这将 导致短时间内国内的产成品将面临供不应求的情况,物价必将高企。如果短期内物价上涨超 过5%,在现有关税体系下,将会吸引国外企业买证进入中国市场。虽能平抑物价,但必将 造成国内采集业、制造业工人收入悬殊,导致制造业萎缩。

5、关于food\moving tickets税率
建议:可稳住不变
分析:既有的food\moving tickets行业税率基本都是基于对国内产业保护的,高铁回归后,仍处于安全范围以 内,可以延续。

6、关于gift税率
建议:建议按照武器行业的税率改革执行。
分析:虽然国内没有高钻,但是所有采集业都是几乎全球统一价格。应该说制造业公司的多 与寡与原材料供应情况是无关的,只与当地的该类产品消费能力密切相关。因此,gift 根本无需与制造业其他行业区别对待,只需要让其与其他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财务成本( 税收)处在统一起跑线即可,其他的自然可以通过市场的供需关系调整行业能够容纳的企业 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