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專題系列一] 那些巴爾幹地區的往事

Day 4,206, 09:00 Published in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by Joker from Bosnia

  大家好,這裡是Fulva(忘憂草),或也可以稱呼我IR,目前準備就讀成大歷史所。

  本次應CPBeing X的委託,為了讓國人們更了解巴爾幹地區,製作一系列有關巴爾幹地區的專題。即使在現實中不是強國,但在e世界,巴爾幹各國利用強大的經濟實力(魔法小卡)和愛國心(民族主義),建立與RL截然不同的政治生態,巴爾幹各國幾乎在e世界中都具有重要地位。也由於政治、歷史因素使然,直到十多年前,巴爾幹地區在現實世界仍是戰爭衝突之處。

  本系列一共會分三個章節,此為系列的第一章。我將說明巴爾幹地區各民族的背景及其所建立的民族國家,進而解析為何巴爾幹地區在歷史上會有那麼多的衝突存在。本專題要討論的「巴爾幹國家」的範圍,為前南斯拉夫各國(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斯洛維尼亞、科索沃、北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及希臘。


圖一、巴爾幹區域圖,藍色畫線部分為巴爾幹半島的地理範圍,顏色外的塗色部分為文化上屬於巴爾幹的地區/國家。

  因為文章性質的緣故,重點會放在前南斯拉夫各國,而且在寫完之後發現文章太長了,因此分成上下兩部分發XD。

  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第一部分 簡介

  我們先對巴爾幹各民族歷史做個簡介,讓大家有個基本認識,以方便後續的介紹。

塞爾維亞人
  塞爾維亞人於七世紀進入巴爾幹半島,原本受到保加利亞及拜占庭的統治。在十二世紀後半,史蒂芬˙尼曼亞統一了塞爾維亞,脫離拜占庭統治,成功建立第一個塞爾維亞人國家。後繼者史蒂芬˙杜山擴大了疆域,建立了西至亞得里亞海,東至愛琴海,北至多瑙河,南至希臘半島北部的「塞爾維亞帝國」,並於1346年加冕為皇帝(Tsar),稱自己為「塞爾維亞人、希臘人、保加利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之帝」。其去世後帝國逐漸分崩離析,並被土耳其於西元1459年兼併。

蒙特內哥羅人(黑山人)
  蒙特內哥羅人住在廷納瑞克阿爾卑斯山上,當地居民以塞爾維亞人為主,又稱「山地塞爾維亞人」。在12世紀下半被塞爾維亞的史蒂芬˙尼曼亞征服,之後成為塞國的一部份。在塞爾維亞王國被鄂圖曼土耳其瓦解後,大批塞人逃進此地。土耳其人雖曾攻到山腳平原,卻一直無法征服該地,成為了日後因土耳其人席捲巴爾幹半島時,南斯拉夫人的避難處。

克羅埃西亞人
  克羅埃西亞於六至七世紀之交遷徙至巴爾幹半島,並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在八世紀末於達爾馬提亞與德拉瓦河一帶建立了獨立國家「克羅埃西亞公國」。910年改建王國,並於1076年脫離拜占庭的管轄,並投向西方,改信天主教。1102年,被匈牙利擊敗而被吞併,其後被奧匈帝國統治近八百年。

波士尼亞克人
  波士尼亞克人於七到十世紀遷入此地。在1254年時成為匈牙利的一部份並且被分為上、下波士尼亞。其中,北部的下波士尼亞與塞爾維亞北部合為一公國;南部的上波士尼亞仍然由巴昂(Ban,統治者)統治。北部轉入克羅埃西亞的舒比奇家族,並統一了波士尼亞。
  直到1322年,舒比奇家族被史蒂芬˙科特羅馬尼奇推翻,其姪弗爾特科為第一位波士尼亞國王,其在位時國勢強大,弗爾特科在1376年自稱為「波士尼亞與塞爾維亞之王」。直到15世紀,被土耳其人納入帝國行省,後又被奧匈帝國治理,在土耳其的影響下,多改信伊斯蘭教。

斯洛維尼亞人
  斯洛文人與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一同建立了斯拉夫人最早的國家組織「薩莫帝國」。自七世紀阿瓦爾人入侵後與兩者切斷,自成一獨立公國。八世紀末被查理曼帝國征服,屬於後繼的神聖羅馬帝國,後又轉屬奧匈帝國直到一戰結束。其受「日耳曼化」的影響顯著,但保有自己的文字與風俗。

馬其頓人
  馬其頓人於六到七世紀時進入馬其頓,成為拜占庭的臣民並接受東正教信仰。九世紀末又被保加利亞的西蒙大帝征服,成為保加利亞第一帝國的一部分。塞王杜山於1334至1345年間將該地完全征服,並將首都定於今北馬其頓共和國首都斯高比耶。塞爾維亞瓦解後,馬其頓遭到土耳其攻佔,成為其一省。

保加利亞人
  六世紀時,來到巴爾幹半島東南的斯拉夫人,受到來自南俄草原的遊牧民族保加爾人統治並融合,產生了保加利亞人。阿斯帕魯克汗擊敗拜占庭,成立保加利亞第一帝國,並和拜占庭抗衡了三百年之久,雖一度被拜占庭滅亡,但十二世紀保加利亞復國,並在伊凡˙阿森二世的統治下獲得了巴爾幹半島東西大片疆域。此後國力漸衰,遭到蒙古、拜占庭的勢力削弱,甚至淪為塞爾維亞附庸。後和塞爾維亞一同被鄂圖曼土耳其擊敗,成為其轄下的一省。

羅馬尼亞人
  羅馬尼亞人的起源有兩種雙法:第一種說法認為羅馬尼亞人原本是源自南巴爾幹山區的拉丁語系族群。6世紀時,斯拉夫人大舉湧入巴爾幹半島,陸續同化了大批拉丁語族群,僅有一小部分生活在南巴爾幹的拉丁語族群逃到山區地帶,而躲過同化的命運。10世紀之時,一支名為「瓦拉幾人」的族群向北遷徙,在11世紀左右進入了外西凡尼亞,後擴及於瓦拉幾亞及摩達維亞。

  另一說為古羅馬後裔延續論,認為羅馬尼亞人係古羅馬人的直接後裔。隨著日耳曼部族大舉侵入達西亞省,而迫使羅馬帝國放棄該省,但羅馬化的居民並未全面南遷,而是有部分居民逃入喀爾巴阡山群環繞的外西凡尼亞地區。歷經數個世紀的避居後,至12世紀之時,這批古羅馬人後裔瓦拉幾人,才從外西凡尼亞山區遷到多瑙河以北,後在14之時建立起瓦拉幾亞及摩達維亞兩公國。前者說法因有考古證據而被學界採信,而後者則因為民族情感問題而受民族主義採信。同時,外西凡尼亞則屬匈牙利的一部份,至鄂圖曼滅亡匈牙利後,成為半獨立公國,瓦拉幾亞和摩達維亞則成為鄂圖曼土耳其之附庸。

阿爾巴尼亞人
  呈上所述的羅馬尼亞人起源,阿爾巴尼亞人為第一種說法中,另一支向南遷徙的拉丁語系族群形成的民族,分布在今阿爾巴尼亞及科索沃地區。原本被拜占庭人統治,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脫離了拜占庭,形成了數個小型政治實體,後遭鄂圖曼帝國佔領,多改信伊斯蘭教。

希臘人
  擁有長久歷史的民族,也是歐洲文明的搖籃。在中世紀時作為拜占庭帝國的核心地區,和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民族有著政治、文化與宗教的密切交流關係,為西方世界屏障了來自東方的伊斯蘭教勢力,同時保留了古典文化。隨著在地中海世界屈居下風及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受到削弱,最後於1453年被鄂圖曼土耳其滅亡,從而整個希臘地區落入鄂圖曼的統治下。



第二部分 舊恨
  巴爾幹半島各民族在近現代的衝突紛爭,其可歸因於三大特點:民族主義的崛興、外界勢力影響以及歷史領土的重疊所造成的後果。

  在巴爾幹地區,民族和國家的關係密不可分,是「先有民族再有國家」。和英法「先有國家再有民族」不同,巴爾幹地區受到19世紀德意志浪漫主義及法國大革命引發的近代民族主義影響,及長期以來企圖擺脫他族統治的呼聲,才在19、20世紀以民族為主軸,紛紛獨立建國。

  以下就各個特點進行介紹:

一、民族主義的崛興
  民族主義的核心是「敵我」意識的出現,想追求自身民族獨立的第一要件,就是將統治者視為「他族」的敵人。以各民族共同記憶、共同語言文化作為凝聚「民族」的工具,進而使擁有相似認同的人,產生一個「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好處是容易凝聚自身的團結力,壞處就是可能導致對他族的排斥效應,淪於純粹感性的敵視和不理解,進而產生衝突。

  在巴爾幹諸國的建立中,都有利用到民族主義,以下舉例在一戰結束後,一開始組成「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斯洛維尼亞人及克羅埃西亞人,他們個別的民族主義:

  克羅埃西亞人提出的「伊利里亞主義」,以其所在地區為古伊利里亞地區(羅馬帝國時期軍事邊區)為名的文學運動,他們主張建立一種自身的標準語言,與斯拉夫的民族主義做結合。後來,隨著泛南斯拉夫人的思想於1836年被克羅埃西亞的出版品提及,伊利里亞主義漸轉變成為政治運動的一部分。然日後隨著1848年歐洲革命浪潮的失敗,這些運動分子被新一波的克羅埃西亞民族激進人士取代,他們主張克羅埃西亞人自身建立一個國度,其領土範圍為幾乎整個南斯拉夫地區。

圖二、羅馬帝國時期伊里利亞省位置。

  斯洛維尼亞人這一個部分,則是提出了「三元論」,意指哈布斯堡帝國中有三個組成元素,除了奧匈的雙元外,再增加斯拉夫的一元。主張奧匈帝國境內的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波士尼亞境內)和斯洛文人共同組成一南斯拉夫國(South Slav state),擁有自己的國王與自治權,與奧、匈有平等的地位。

  塞爾維亞人則是反對上述兩者的概念,因為他們自己有一項想要建立「大塞爾維亞」的藍圖。塞爾維亞於1878年的成為一獨立國家,而當時的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仍在奧國的統治之下。因此塞爾維亞趁著當時歐洲權力版圖洗牌重整時,以塞爾維亞為首建立秘密政治組織,並將範圍擴大至巴爾幹半島各地區,形成緊密的網路,藉此反抗奧匈帝國,並且與俄羅斯合作,試圖建立一個以塞爾維亞為首的斯拉夫國度。

圖三、大塞爾維亞主義提倡的領土,包含今日塞爾維亞、科索沃、馬其頓、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及部分克羅埃西亞地區。

  雖然所提倡的民族主義各有不同,各國國內也都有激進的民族主義者,但他們仍然在俄國的幫助下,脫離奧匈控制,攜手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國度。然而在前方的阻礙,並沒有隨著他們的團結而變得更加容易克服,反而讓南斯拉夫諸民族陷入了混亂的深淵。

二、故土的重疊
  結合前一點民族主義所講求的「過往記憶」,當然包含了各民族過去歷史的最大領土。在第一部分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國家在歷史上輪番登場,並且曾經佔有彼此的土地,相互征服,甚至自號為對方的王。這些國家受到周邊帝國的影響,一邊打擊統治自己的帝國,一邊創造自己的帝國。這些歷史事實,在不同程度上都使得巴爾幹半島各民族的新仇舊恨更上一層。

三、外界勢力的影響
  在近現代時期,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及奧匈帝國幾乎控制了整個巴爾幹地區,它們對於巴爾幹各民族擁有決定性的影響力,特別是鄂圖曼帝國,長期控制著除了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兩者屬奧匈控制範圍)之外的大多數巴爾幹民族。

  俄國的「大斯拉夫主義」在19世紀時傳入巴爾幹地區後,也對斯拉夫地區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即使這是俄國為了向巴爾幹擴張而打出的口號,卻再結合德意志浪漫主義以及近現代民族主義,成功地激起了南斯拉夫地區的民族意識及認同。同時,鄂圖曼帝國的衰落帶給俄羅斯、英國、法國及奧匈帝國等國插手介入的機會,於是各國民族主義勢力在這些列強的幫助下,紛紛獨立建國。

  在外界勢力介入巴爾幹半島造成衝突的部分,尤須敘述者為奧地利哈布斯堡帝國「克拉依那」(軍事邊區)的肇建,其導致了克塞兩族日後的血腥衝突。

  在鄂圖曼土耳其席捲歐陸的狂潮中,奧地利在巴爾幹半島和土耳其形成長期對峙的局面,為了對抗土耳其人,奧地利在與土耳其接壤的邊境地區建立了「克拉依那」──以來自巴爾幹的東正教難民(多為塞爾維亞人)作為抗土前線,並享有部分自治權。雖然並沒有在戰爭中發揮太大作用,卻讓大量塞人在此地定居。然而此地又曾是克羅埃西亞人的傳統居住地,直到土耳其人來之後這些克人才大量移出,此地形成真空地帶,才有日後的塞人移居。對於克、塞兩族而言,這個地區都是重要的民族聖地,而歸屬權在民族主義的催化下,才有了日後的層出不窮的爭端。


圖四、紅色畫線部分為克拉依那範圍。


第三部分 新仇
  20世紀後,各國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張。兩次的巴爾幹戰爭,不但讓土耳其在巴爾幹的領土幾乎喪失,讓塞爾維亞變得更加強大,也讓保加利亞醞釀出了復仇主義,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一戰結束後,巴爾幹諸國都開始嘗試建立或壯大自身的民族國家。如前述以各南斯拉夫民族為號召建立的南斯拉夫王國;或是妄想染指土耳其領土,以實現「大希臘主義」的希臘;亦或是在「凡爾賽體系」中得利而暫時實現「大羅馬尼亞主義」的羅馬尼亞,都在此時試圖實踐自身的民族主義理想。

  以下,我們舉南斯拉夫諸國作為新仇的例子:



圖五、2008年前南斯拉夫各區

  南斯拉夫雖然成功的建立了國家,但內部的種族問題仍然難解。首先就人口的組成來看,就可發現非常的複雜。一個共和國內的人口組成,卻又不是單純的只有一個種族,因此南斯拉夫分裂後,又成為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例如根據1948年的統計,在波士尼亞赫賽哥維納裡面,塞族人佔了44%、克羅埃西亞人佔了24%,波士尼亞克人30%,也釀成了日後波士尼亞混亂的種子。另外還有塞爾維亞內部約20%的阿爾巴尼亞裔人,也帶來了科索沃的危機。

  另外,政治上的分歧也是重要的問題。1921年南斯拉夫針對國體進行了激烈爭辯。以巴什契領導的「塞爾維亞激進黨」,主張中央集權,他是一個「大塞爾維亞主義者」,希望新的國家掌握於塞爾維亞之下;而拉迪契領導的「克羅特農民黨」主張聯邦制,各民族享有高度自治權,中央政府只負責統一事項,拉迪契是一個克羅埃西亞民族主義者,反對塞爾維亞擴張。克、塞兩國的衝突在建國伊始就能看出,並且在日後拉迪契被刺身亡後,其裂痕又更為擴大。

  所謂的「大塞爾維亞」主義,是為今日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的一環。其靈感就來自於過去塞王杜山建立的塞爾維亞帝國領土範圍,包含今日的克羅埃西亞、波赫、蒙特內哥羅及馬其頓的部分或全部地區。而其主張尚有統一塞爾維亞人聚居地區及塞族在他國的少數民族地區。南斯拉夫的領土範圍與此高度重疊,可說是一償其民族之宿願。

  因此,在南斯拉夫戰爭中,塞爾維亞積極干預內部其他國家獨立的理由由此可見。但其他民族則因塞爾維亞處處把持南斯拉夫內政,並且享有許多好處而感到不滿。同時加劇了民族衝突的導火線。

  克羅埃西亞為南斯拉夫境內第二多人的族群。其主張為古代伊利里亞省的所有屬地,並建立一個克羅埃西亞人為主的國家,但其運動並沒有太大的成就,主要還是由塞爾維亞人取而代之。克羅埃西亞人希望建立一個聯邦國家,以獲得更多的自治權。由此可知,克羅埃西亞人的政治屬於分離主義。

  而境內人數第三多的是斯洛維尼亞人,塞、克的語言相同,但斯洛維尼亞人有不同的語文,故也有自己的民族意識,但仍然爭取與中央合作,並在日後塞、克衝突時,擔任調停者的地位。

  波士尼亞克人是南斯拉夫境內第四多的民族,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們的宗教──屬於伊斯蘭教徒。過去鄂圖曼人統治巴爾幹半島時,也將自身的宗教傳入此地。導致南斯拉夫各地有著天主教、東正教及伊斯蘭教,許多人改信了伊斯蘭教。在波士尼亞境內為數眾多的波格米爾教派,也在此時改信了伊斯蘭教。而宗教的不同也導致了日後波赫內戰的導火線之一。

  南斯拉夫境內的其他少數民族,以馬其頓為最多。馬其頓在二戰之前還不是一個獨立的邦,它的領土在巴爾幹戰爭時被希臘、保加利亞及塞爾維亞瓜分。塞爾維亞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得到的部分,就是現代馬其頓共和國的領土。一戰後該地區連同塞爾維亞成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但馬其頓人在南斯拉夫的人口比例仍舊不少。在一戰之後,馬其頓的民族主義興起,南斯拉夫對其推行的「塞爾維亞化」運動,引起馬其頓的不滿。

  最後是阿爾巴尼亞人,阿爾巴尼亞其雖不屬於南斯拉夫聯邦的一部分,但阿爾巴尼亞族分布在科索沃及馬其頓西北部,其歷史領土在二次大戰時,曾經因義大利的扶植下,擴張到科索沃、蒙特內哥羅南部及部分馬其頓,這些地方皆為阿爾巴尼亞人的聚居區。近年發生的科索沃獨立事件(科索沃有95%的組成為阿爾巴尼亞人),以及與馬其頓的領土紛爭,都成為了難以解決的問題。

  在許多的矛盾之下,南斯拉夫迎來了空前的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初南斯拉夫保持中立,但在周遭不利的環境以及納粹德國的攻打之下,南斯拉夫被德國、義大利、匈牙利及保加利亞聯合攻占瓜分,並扶植幾個傀儡政權。

  例如,軸心國在克羅埃西亞建立了「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實際統治權掌握在一位名為帕威里契的「烏斯塔夏」領袖手上,所謂的烏斯塔夏,指的就是擁有強烈克羅埃西亞民族主義的組織,他們與納粹合作,在境內設立反猶太人及塞爾維亞人的法律。並且對境內塞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展開屠殺,達到33至39萬人之譜,也導致兩族種下了仇恨。


第四部分 近況
  二戰結束之後,南斯拉夫由於《雅爾達密約》的協定,由原流亡政府與民族解放委員會組成聯合政府。廢除原本的國王後,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而在二戰時帶領南斯拉夫共產黨的領袖狄托擔任總理與國防部長。

  根據新憲法的規定,聯邦的成員有六個共和國、一個自治省和一個自治區。六個共和國為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赫賽哥維納、蒙特內哥羅及馬其頓。而塞爾維亞之中又有一個包含匈牙利人的佛依沃丁那自治省和包含阿爾巴尼亞人的科索沃自治區。

  至於為何要將塞爾維亞內部在分割兩個地方,主要原因是因為狄托與南聯盟認為賽族的「大塞爾維亞」主義是南斯拉夫民族問題的主要原因,因此主張「塞弱則南強」的政策,認為將塞爾維亞的共和國和民族弱化,就能減輕其威脅。因此,除了變更塞爾維亞的版圖外,將科索沃自治區的權力提升使得塞爾維亞無法控制、實施「片面平均主義」讓大小民族皆有機會參與政治,不會讓人多的塞爾維亞一族獨大。這樣的作法理所當然地造成塞爾維亞人──尤其是激進份子的不滿。

  觀其原因,在於社會主義主張的是民族平等共處。事實上也是忽視了民族問題,認為只要有聯邦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就能解決問題,雖然成功的在政治上打壓了大塞爾維亞主義。但這樣的做法,隨著狄托的過世及南斯拉夫日後面臨的經濟危機,各族關係開始緊張,因此,大塞爾維亞主義又捲土重來。

  另外,在1968年承認波士尼亞赫賽哥維納境內的穆斯林為一單獨民族「穆斯林族」,也是其日後脫離聯邦的一個重要理由。有趣的是,對於科索沃境內的穆斯林,只承認其為阿爾巴尼亞族。

  在政治強人狄托的統治下,靠著其個人魅力,南斯拉夫的各民族暫時能放下紛爭,但等到1980年狄托過世之後,各民族又開始了過去的紛爭。即使國家還能靠狄托生前留下的「總統委員會」──由六個共和國、兩個自治省的領袖輪流擔任總統,勉強能夠維持聯邦,但實際上已經貌合神離。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的分離主義者已經考慮要脫離聯邦,改行「邦聯制」,意指各共和國的自主權擴大,然而主張中央集權的塞爾維亞自然不會同意。種種牽扯到民族的政治問題,使得衝突一觸即發。


圖六、1991年南斯拉夫各民族分布狀況。

  隨著東歐民主化的浪潮,南斯拉夫內部也因為經濟問題及民族主義的再生而使得各民族的問題再次浮上檯面。此時在政治上,已經出現了各族不同的聲音。例如1990年塞爾維亞議會中,塞時里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快速發展,成為國內第二大黨。其公開主張「種族清洗」,並藉由該黨訓練的民兵部隊在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境內執行,造成動盪。

  另一個塞爾維亞主義的激進者斯洛波丹·米洛塞維奇,他提倡強烈的中央集權,重回到南斯拉夫王國時期,由塞爾維亞總攬大權,引起其他共和國的不滿。其在1989年上台後,更是直接推行了大塞爾維亞主義,並撤銷了科索沃的自治權,由塞爾維亞直接統治。

  同年的南斯拉夫中央委員會中,斯洛維尼亞提出要削減中央權力,改由各邦分享。並且主張民主化政治及自由市場。然而塞爾維亞的米洛塞維奇則繼續堅持中央集權,並譴責斯洛維尼亞煽動科索沃的分離主義,使得斯洛維尼亞代表憤而離開大會。於是,斯洛維尼亞於同年四月舉行南斯拉夫聯邦第一次自由選舉,主張分裂並改建邦聯的在野黨迪莫斯獲勝--其由六個政黨組成,奠定其在隔年離開的基礎。

  至於克羅埃西亞則是在1990年五月時一樣進行選舉,由「克羅埃西亞民主聯盟」當選,但這一批人是大克羅埃西亞主義者,他們一方面與塞爾維亞發生摩擦,一方面計畫「兼併」波士尼亞赫賽哥維納。

  眼見邦聯制的理想已經不被塞爾維亞理解及接受,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馬其頓及波士尼亞赫賽哥維納四國在1991年及1992間便發起的獨立公投,宣布獨立,因此南斯拉夫各國就陷入了戰國的泥淖中。此後,因應脫離聯邦的四個共和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建立了南斯拉夫聯盟。

  首先在1991年6月,斯洛維尼亞及克羅埃西亞兩國宣布獨立,並和南斯拉夫聯邦軍隊發生衝突。斯洛維尼亞在一星期內大敗聯邦軍,並且由歐洲共同體出面調停,雙方同意停火並簽屬協定,斯洛維尼亞於三個月後正式切斷與南斯拉夫的關係。而其戰爭能夠快速結束的原因在於,和塞爾維亞的中間有著克羅埃西亞,兩國的邊界不像塞、克一樣高度接壤,所以戰爭才以很快的速度迎向了結尾。

  而克羅埃西亞的戰爭就持續了三年之久,主要的問題除了兩國國境相聯之外,還有克羅埃西亞境內塞爾維亞人也不在少數,特別是克拉伊那共和國、西斯拉弗尼亞兩個地區,塞族人口都占多數,並且在克羅埃西亞戰爭中站在塞爾維亞一方。另外波士尼亞戰爭在1992年的開打,也是使戰爭更加混亂的原因之一。戰爭期間,許多塞族人離開了克羅埃西亞,從國內人口的比例升降即可看出,塞族人口在克羅埃西亞的比例,從戰前(1991)的12.2%掉到4.5%。其中也少不了屠殺的影響。克、塞兩族在此戰爭中相互施展暴行,更導致民族的仇恨加深。

  再來是波士尼亞赫賽哥維納戰爭,由於境內有三族(克、塞、穆斯林)的存在,導致戰爭十分的混亂。戰爭主要能夠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是穆斯林及克族各有後臺,對抗塞族的內戰。第二階段是三方爭奪地盤的混戰,首先是賽克兩族攻打穆斯林,再來又是穆、克兩族對抗塞族。兩軍對壘中有殘酷的種族清洗,例如1995年7月,發生在波士尼亞境內的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造成8100人在此場屠殺中身亡。起因為塞族共和國不想跟隨波赫獨立,而在1991年就開始殺害波士尼亞人,並在其總統的指示下由塞族共和國部隊進入此區屠殺。

  最後是科索沃戰爭,於1996年發生。由於南斯拉夫聯盟對於科索沃境內的阿爾巴尼亞人的歧視政策,科索沃人組成科索沃解放軍對抗南聯盟。1999年,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對南聯盟發動了連續78天的空襲之後,南聯盟宣布投降,接受和平協議。協議內容為科索沃解放軍解除武裝。南聯盟則從科索沃撤軍,允許阿爾巴尼亞人回鄉,並接受聯合國維和部隊的監督。科索沃戰爭結束。2008年,在聯合國的託管後,科索沃正式宣布獨立。即使塞爾維亞自此失去對科索沃的控制權,至今堅持擁有主權。

  另外,馬其頓於1991年九月宣布獨立時,南斯拉夫聯邦軍隊並沒有攻打,而是承認了馬其頓的獨立,並與之建立外交關係。是南斯拉夫各共和國中唯一一個沒有被武裝干預獨立的國家。

  最後,南斯拉夫聯盟只剩下原本關係和血緣較親近的塞爾維亞及蒙特內哥羅,於2003年改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2006年蒙特內哥羅獨立公投通過後,南斯拉夫的六個共和國的統一,在矛盾與戰爭中,正式走入歷史。


第五部分 結論
  關於南斯拉夫的順口溜──七條國界、六個共和國、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二種文字,和一個國家。末句的「一個國家」,在南斯拉夫駐歐體大使米哈伊洛˙賽諾布恩雅的著作中,說的是「一個目標」──相親相愛,團結共存。然而,就今日的眼光來說,最後一個已然不復存在。這樣的說法在過去想傳達的就是「儘管有差異,但還是能成為一個團結的國家」。

  南斯拉夫,表面來說是在政治上「統合」成一個斯拉夫人的國家,實際上是藉由統一能更容易的能夠去控制對方,並且合理的聲稱對方同是「我們的一份子」,只是在精神上帶給自己滿足,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幫助。若是照著各民族自身的民族主義的話,想必是要建立起自身「種族純淨」的國家,並且將其他國內的少數民族拒於千里之外,以屠殺、驅趕的方式使這些人離開自己的國土,甚至去併吞其他國家,事實上這樣是百害而無一利。從根本論,這些行為,就只是想滿足這些激進的民族主義者可悲的虛榮心罷了。

  更可悲的是,這樣的衝突在目前似乎看不到解決的方法,即使各國的全面戰爭已經結束,但在私下又有多少暗潮湧動,又有多少人無辜犧牲,卻是無從得知。只能無力的期許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人們的思想能夠更加進步。南斯拉夫各國能放下過去的民族仇恨,試著去與彼此溝通協調,進而達到理解、尊重及包容。這樣才有望在現今仍是一團混亂的南斯拉夫地區,建立一個安定的環境,還給人民和平與生存空間。


  第一部分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會讓大家更了解為何巴爾幹衝突不斷,以及浮現在e世界的對立關係(特別是克、塞兩國長期的衝突)。如果有敘述不清或錯誤的地方,歡迎各位指正。或是有疑問的部分我也會盡可能地向大家解答。

  以上,感謝各位的閱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