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專題系列二] 巴爾幹地區的深入報導

Day 4,224, 23:10 Published in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Bosnia and Herzegovina by Joker from Bosnia

  大家好,這裡是剛當上外交部長的Fulva(忘憂草),由於已經脫離這個遊戲太久了,真的一些遊戲的名詞和定義一開始都搞不懂,但已經正在上軌道的階段了,還請大家多多指教xD

  本篇報紙為巴爾幹專題的系列之二(上一篇在),本次要來和大家討論的是巴爾幹地區的宗教、社會、文化及政治等議題,接續上篇所述的巴爾幹歷史,已經對於巴爾幹地區(尤其是南斯拉夫)有了初步的介紹,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巴爾幹地區的各面向,詳細的來解析這個地區的狀況吧!

  由於宗教、語言、文化和政治在本質上都是環環相扣的,本文將採用較相關的國家群體,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 希臘


  希臘歷史悠久,是古文明的發祥地,歐洲文明的搖籃。身為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及拜占庭帝國的核心,藉由帝國的向外擴張帶來的影響力,希臘文化的影響遍布巴爾幹、小亞細亞、中東及北非。也由於後兩者的影響,現代希臘人會自稱Romioi,和華人會自稱「漢人」的概念有點相似。

一、宗教
  說到希臘的信仰,自屬政教合一之「東方(希臘)正教」,此宗教為基督教信仰的其中一個分支。不像是西方在中世紀的政教衝突,東正教在拜占庭帝國中維持著政教合一──皇帝兼任宗教領袖,並採取「默禱」儀式,不准討論教義,此被動消極性雖大幅降低政教衝突,但也限制了人民的思考,使得東方的宗教活動不若西方活躍,無法成為改造社會的力量。
  西方對於宗教激烈的辯駁及思考,造就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及啟蒙運動等對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因政教衝突,導致了各國反抗外來侵入的呼聲,出現了「我者」與「他者」的敵對區分,造就了「初期民族意識」及西方民族國家的形成。而巴爾幹地區則一直要到19世紀德意志浪漫主義浪潮出現後,才建立民族國家。
  即便如此,東正教會至少透過信仰,區別了自身東正教臣民與上層土耳其穆斯林統治者之不同身份。以此認同作為基礎,在日後西方思潮傳入時,成為巴爾幹各民族運動的載體,成為各民族獨立的基礎。

二、對近代巴爾幹各區影響
  若提到希臘文化對近代巴爾幹的影響,則不得不提鄂圖曼帝國時期的「法那人」。法那人原指住在君士坦丁堡(現伊斯坦堡)的東正教希臘人,在16世紀時經商崛起,在鄂圖曼帝國被重用為行政官員,趁機將影響力擴散到各處。以下舉例法那人對巴爾幹各族的影響:
  在羅馬尼亞,法那人透過與鄂圖曼的關係,擔任了日後組成羅馬尼亞「瓦拉幾亞」和「摩達維亞」總督,榨取了當地豐厚的農商資源,兩地淪為法那人大舉聚斂之所,直到希臘獨立戰爭後此情況才解除。
  在19世紀的保加利亞,法那人對保政、經、社的全面掌控,乃使希臘語成為保加利亞主要通行的語言,保語一度被視為文化粗俗之物,保加利亞的文化存續面臨全面危機,直至希、羅民族主義崛起後,才使保加利亞的民族情感被點燃。

三、與現代土耳其的關係
  說到與現代土耳其的關係,大家知道最多的可能是希土「換僑」的舉動。因為民族主義的關係,當時巴爾幹各民族都想要將屬於自身民族的聚居地納為己有,「大希臘主義」就是在此一浪潮下催生出的概念。
  一戰結束後,希臘作為勝方協約國,趁機擊潰土耳其,取得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裔聚集地,甚至一舉深入小亞細亞深處。眼看甫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國即將面臨亡國之災,名將凱末爾率領新式軍隊反攻重創希軍,致使希臘簽了「洛桑條約」,不但土耳其保全了小亞細亞,希臘還失去了原有的色雷斯地區(現在土耳其在歐陸那一小塊),使「大希臘主義」夢碎。
  而洛桑條約中最嚴重的,就是針對希、土雙方的民族聚居地問題上確立了「換僑措施」,將當時世居於小亞細亞海濱的130萬希臘裔人士全都遷往希臘本土,而住在希臘本土的30餘萬土裔人口則遷自土耳其境內,這樣的舉動也造成了當時希臘內政的負擔。


圖一、大希臘主義範圍

第二部分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基本上是巴爾幹半島上除了希臘之外,最不「斯拉夫」的國家,他們操的是拉丁語系,和其他斯拉夫國家的斯拉夫語系差別甚大。這裡原本住著所謂的「達契亞人」,被羅馬帝國征服後成為羅馬的達契亞省,在上篇我們也提到,羅馬尼亞人最可靠的來源應屬於南巴爾幹的拉丁語族群。在十世紀時從巴爾幹山區北遷到該地。

  
然而,這裡的居民仍保有對於羅馬的認同直至今日。國號「羅馬尼亞」一詞,便是由拉丁語Romanus(即「羅馬公民」)為字根演變而來。

一、文化
  由於和巴爾幹其他民族的認同不同,因此羅馬尼亞保有著其文化的獨特性。他們是拉丁語系人民中唯一信奉東正教的族群,也是東正教地區唯一的拉丁民族。他們的文化融會了古代的東正教世界(拜占庭),以及近代中西歐──尤其是法、德兩國在政治、法律、文學上帶給其不可抹滅的影響。

二、大羅馬尼亞主義
  在巴爾幹民族主義的浪潮下,各國都想要建立一個涵蓋自身民族所有土地的「民族國家」,而在這之中,羅馬尼亞是完成度最高的。受益於一戰後的凡爾賽體系。當時,位於羅馬尼亞周邊的國家幾乎都在此戰後飽受折磨:保加利亞戰敗、奧匈帝國瓦解、俄國陷入共產革命。使伸為戰勝國的羅馬尼亞能夠在凡爾賽合約中,趁機拿到屬於「大羅馬尼亞」主義聲張的領土範圍。
  在一戰後,羅馬尼亞獲得的廣大領土。1919〈聖日耳曼條約〉從奧地利獲得布科維那;從匈牙利獲得外西凡尼亞等地。而再加上從俄羅斯、保加利亞獲得的領土,「大羅馬尼亞」如願以償。也是巴爾幹地區國家中成功實現其民族主義的例子。


圖二、羅馬尼亞疆域變化。紫色為羅馬尼亞王國建國初期領土、黃線為「大羅馬尼亞」時期新增領土、紅色為蘇維埃控制下的羅馬尼亞領土。

三、對蘇聯的反抗
  羅馬尼亞雖作為蘇聯共產陣營的一員,跟蘇聯的關係卻是追隨卻不完全聽從。例如對蘇聯與中共合作不滿的羅馬尼亞,在1965年羅共第四屆國民大會中,獨裁者西奧賽斯古向大會的致詞中帶有要將羅馬尼亞帶向「民族共產主義」的表態。所謂民族共產主義,指的就是將右派的民族主義(傾向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概念結合。而在此又等於重申了「大羅馬尼亞」的民族主義概念。共黨政府甚至宣傳過去羅馬尼亞與外敵對抗的歷史,激發人民的愛國情操。

四、摩爾多瓦問題
  隨著1990年代共黨政府垮台,經濟衰退助長了民族主義的氣勢。羅馬尼亞的民族統一主義興起,在此舉摩爾多瓦的例子。
  摩爾多瓦為過去俄羅斯帝國統治的「比拉薩比亞」,此地區數次在俄國與羅馬尼亞間易手。在19世紀中期羅馬尼亞族三個公國民族意識高漲時,這種情況並沒有出現在這塊地區。1990年後,民族主義興起,在原摩爾多瓦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中,還有一塊聶特斯河也被劃入摩爾多瓦。聶特斯河的土耳其裔加告茲人及俄裔人士擔心和羅馬尼亞合併,進而分裂國家,成立聶斯特河岸共和國。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羅馬尼亞與摩爾多瓦的統一問題。在兩國有支持跟反對的聲音。支持兩國統一的人被稱作「聯合主義者」(unionişti),反對派中有一派被稱為「摩爾多瓦主義者」(moldovenişti)的人,反對認為羅人與摩人是同個種族。
  雖然說兩國有共同的祖先以及相近的語言,但因為長年的政治因素,使得彼此的人民對於國家有著不同的認識。他們於1994年舉辦公投反對與羅馬尼亞統一,並要求聶斯特河岸共和國回歸,但至今仍無結論。而對於兩國來說,也將是一個長遠而難以解決的問題。

第三部分 阿爾巴尼亞及科索沃

  阿爾巴尼亞的民族起源眾說紛紜,其中一說是南巴爾幹向南遷徙的拉丁語系族群形成的民族,並和斯拉夫人混融。他們的語系較為特別,屬於印歐語系的阿爾巴尼亞語族。阿爾巴尼亞人分布在今阿爾巴尼亞及科索沃地區。

一、宗教信仰
  阿爾巴尼亞曾置於羅馬人、斯拉夫人、拜占庭人的統治下。原本信仰基督宗教(主要為天主教和東正教)。但在鄂圖曼土耳其統治的時候,許多阿人為了在鄂圖曼的統治下獲得家族地位提升,放棄了原本的信仰改信奉伊斯蘭教,並將小孩送去參加「土耳其新軍」,隨軍作戰,以此取得較高政治地位。如鄂圖曼帝國在埃及的帕夏(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後脫離顎土獨立,建立了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就是阿爾巴尼亞人。

二、科索沃問題
  科索沃人和阿爾巴尼亞人也屬同文同種,由於科索沃長期在巴爾幹半島各政權之間流轉,因此其地位十分複雜。過去其屬於拜占庭帝國,在11世紀的時候被塞爾維亞的「尼曼雅王朝」兼併,並成為尼曼雅王朝的政經中心,因此次地又被認為是塞爾維亞的民族聖地,塞族學者主張此地的先住民為斯拉夫人,但阿族學者則為阿爾巴尼亞人。後來,也和阿爾巴尼亞一樣被鄂圖曼併吞,並改信伊斯蘭教。
  一戰結束時,此塊地區被劃歸給塞爾維亞,並加入其後成立的南斯拉夫。二戰時,在義大利控制下的阿爾巴尼亞,把大量在科索沃的塞族人驅逐。直至二戰後,此地重歸南斯拉夫懷抱,並被劃為塞爾維亞轄下的自治區(省)。
  南聯盟解體前,塞爾維亞修憲降低了科索沃的自治權,遭當地阿族人抗議並建立科索沃共和國,塞人、阿人衝突始起。塞爾維亞開始組織塞人移民科索沃,引起阿人反感。最後引發塞爾維亞軍事行動,20萬阿族人淪為難民。直到北約開始空襲塞爾維亞,又造成數十萬阿族人及塞族人逃離家園。
  戰後,阿族人大多重返索沃,但塞族難民則不願回去。科索沃由北約代管,後交予聯合國。於2008年宣布科索沃脫離塞爾維亞獨立,國會通過獨立宣言。然而,塞爾維亞至今仍不放棄對科索沃的主權。


圖三、阿爾巴尼亞人分布地區

第四部分 前南斯拉夫各國


  前南斯拉夫各國的關係可稱得上是錯綜複雜,其內部問題我們已經在上一章討論過,因此本章就專注於探討其細節部分。

一、宗教及文化
  由於過去有許多政權統治過前南斯拉夫所屬地區,因此這塊地方的宗教及文化隨著統治者的不同也有所差異,也是造成衝突的原因。
  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由於長期被中歐政權統治,和中西歐文化較有關連,多信仰天主教。斯洛維尼亞長期受到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統治;而克羅埃西亞則是長期在奧、匈兩地間流轉,甚至在十九世紀成為匈牙利聖史蒂芬/衣斯特凡皇冠下的領土之一,承受嚴重的匈牙利化壓力。
  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兩國關係較為親近,且接受的是拜占庭的東正教文化。蒙特內哥羅的杜克里亞公國,在12世紀後成為塞爾維亞尼曼雅王朝的一部份。直到鄂圖曼入侵,擊敗且併吞塞爾維亞為止,而位於今蒙特內哥羅境內的部分澤塔地區,則依靠其處於山中的地利而對抗鄂圖曼數百年,也成為塞人除了投奔哈布斯堡帝國之外的另一個選擇。
  波赫聯邦其組成複雜,內部有波士尼亞克人、塞爾維亞人及克羅埃西人;宗教分別為伊斯蘭教、東正教及天主教。波士尼亞在中世紀的時候多次分屬於周邊各個國家,直到1377年才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波士尼亞王國,後同遭鄂圖曼併吞。在併吞後,波士尼亞人也隨著改信伊斯蘭教。
  最後是北馬其頓,這裡曾在九世紀時被保加利亞征服。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多次在拜占庭、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之間轉手。而「馬其頓人」這個名稱,其實一直到南斯拉夫領導人狄托,將此地區從塞爾維亞劃出成一個新共和國,才有了「馬其頓人」這名稱。至於其和保加利亞的關係,我們到下一部分在詳述。

二、語言文字
  語言的部分,基本上塞、克、波、蒙四國的語言是非常相近的,至於為什麼會名字會分成四種不同的說法,有政治上的因素。但他們彼此所使用的字母不同,也跟其文化有關。斯、克較接近西方,所以同樣使用拉丁字母;塞、波、蒙則是主要使用西里爾字母,近年來也會使用拉丁字母;馬其頓則和相近語言的保加利亞與一樣使用西里爾字母。


圖四、塞-克語分布地區

第五部分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人為遊牧民族保加爾人和斯拉夫人融合所產生,受到拜占庭人的影響而信仰東正教,歷史上曾建立過征服了大半巴爾幹半島的強大國家。特別一提,在保加利亞,搖頭是「是」,點頭是「不」。


圖五、保加利亞第一帝國最大疆域

一、宗教、文化及語言
  由於地緣關係,保加利亞吸收了許多古地中海的文化,例如色雷斯、古希臘羅馬、拜占庭文化等。在中世紀時,是斯拉夫世界的文化重心,且西里爾字母是在此地先被發明,再藉由宗教傳到巴爾幹、東歐各國來使用。過去在東正教祈禱使用的「古教會斯拉夫語」,和古代保加利亞語有著極大的關係。

二、與北馬其頓的關係
  不論是宗教、語言還是民族,保加利亞人和北馬其頓人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繼承前個章節所講到的,保加利亞曾經征服過北馬其頓地區,並且曾將國家重心設立於北馬其頓地區。
  然在19世紀巴爾幹民族運動崛興時,為完成保加利亞統一之大業,甚至在北馬其頓地區出現了恐怖組織,力求和保加利亞的統一。
  在這裡要稍微提一下,既然我們說北馬其頓曾經被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征服過那麼多時間,那他們的語言關係究竟為何?簡單來說就是所謂的「方言連續體」,亦即在一個地理區域內,相隔的越近,方言的差別程度就越小,反之亦然。「北馬其頓語」是介於保語及塞-克語之間的方言連續體,北馬其頓人能完全聽懂保語、部分聽懂塞語。某些保國學者也會將北馬其頓語視為是保語的一種方言。



  本次的介紹到此結束,希望大家會對巴爾幹有更深入的了解。

  最後,我在解25則留言的任務,希望大家能夠幫我個忙XD。以上,謝謝大家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