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就是一場經濟戰爭

Day 2,312, 23:07 Published in China China by Ciou Ren Nan Zenan

服貿就像是一場互相兵臨城下的戰爭,如圍魏救趙,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把資本規模當作是兵力,市場當作是城池,
假設大陸的兵力是十萬,台灣的兵力大概就是2000千,
假設第一種戰局,雙方各出5成兵力攻對方的城
那就是大陸市場上,5萬的大陸部隊VS1000的台灣部隊
台灣市場上,一樣是5萬的大陸部隊VS1000的台灣部隊
結果是大陸攻城部隊攻下台灣市場,而台灣攻城部隊在大陸市場全軍覆沒,就算協議中的條約有利於台灣的攻城部隊,50倍大陸守軍
仍佔有優勢。
假設第二種戰局,
台灣放出一半的兵力1000去攻大陸的城,
大陸只放出一成的兵力1萬來攻台灣的城,
那結果還是台灣被輕易拿下,就算台灣全力一搏,2000部隊盡出,
結果還是一樣。
更何況,服貿協議中指出,台灣的部隊只能打廣東與福建兩個市場,
但是大陸部隊可以在台灣全境攻略。

服貿這場攻城戰爭,對守城的一方不利,就好像日本的諸侯戰爭,主場被攻下,沒有家沒有田無法重整旗鼓,所以大陸只放了廣東與福建兩個分城讓台灣打,但是服貿協議彷彿修出一條越過台灣海峽的棧道讓大陸的資本部隊直接登陸,大陸與台灣雙方共同架設的連環船讓北方的騎兵有了一條跨越天險的快速直通道,這條通道就是台灣在提供大陸資本登陸的不設限制之服務業項目。

攻城戰中的攻方獲取對方城池的戰役只能算是小勝,攻城戰的守方若能以最小的損失殲滅攻城方那才是大勝,所以大陸對台灣開放的服務項目中,諸多設限的原因就是要在自己的攻城部隊在殲滅台灣守城方前能保住元氣,反觀台灣門戶大開,哀...。

兩岸的小老百姓其資本力不足,無法參予攻城部隊,只能拿鍋鏟守城,而其中台灣的企業又多是中小型企業,光是店面租金這一點恐怕就會壓垮這些小企業,高漲的物價也會令台灣百姓陷入極端的痛苦。

這種服貿協議,其實是一種急統的戰略,
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從最近的世界局勢可以看出習近平的謀略遠不如胡錦濤,真正要達成兩岸的統一應該是讓民間互相認同,這種只有利於財團與太子黨不利於兩岸百姓(百姓無法參予攻城,只能被動受襲)的戰略,很容易豎立百年以上的仇恨,就算統一,也會演變成車臣模式。
在我看來,習近平完全中了美國全球戰略小組的圈套。


精算雙邊的市場與投資規模,
你們會發現台灣根本沒有讓利。
說得粗魯一點,服貿就像雙方各自大開城門,讓對方直接
殺進自家的老巢燒殺擄掠,

問題一
大陸只開了兩座邊陲地帶的分城,讓你台灣攻略,而台灣是全境開放
問題二
大陸的攻城規模至少是你台灣的十倍,守城規模也是你台灣的十倍
問題三
大陸國內的法令與辦理手續不如台灣自由開放,處處都設有"不成文"、
"人治"之關隘

就好像拳擊比賽,赤裸的羽量級拳擊手(台灣)去跟一名帶著鋼盔的重量級拳擊手(中國)打擂台,就算是葉問也會被打的血肉模糊。